乌龙茶鉴赏网

普洱茶:历史与工艺的深度探索

12-01

云南产茶,可追溯文字资料记载者,大概早于东汉时代,而云南普洱茶,得见盛行于世,乃是始于清初之后。

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之边陲,处属云贵高原。

云贵高原一带,云南省之环境及气候是最为原始和特别。境内气候四季温和,鲜见严寒酷暑,年中充足之降雨量,适度之日照比率,深沃丰饶之红土以及平均较高之海拔高度,这些都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和条件。

云南省以其优良之天然条件,提供了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,而其深厚原始的气候、土壤及其他的地理因素,更使其所产之茶叶具有味浓性烈的特质。

故初制成品的云南普洱毛青,其特有之浓烈韵致,就非一般只惯于品赏清香茶类的人士所能欣悦的了。

云南普洱茶的初成品称为普洱毛青。

鲜采的芽叶,有经杀青、揉捻及晒干等工序。初制后的普洱毛青,其浓烈的口感,味烈而欠乏章理,而经过适度时间的陈放,待其内质自然地驯化,其品味转趋稳熟,以至其香形、味态、起和展伏,层次结构渐渐呈现有序。

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及蒸压成形的饼茶、方茶、砖茶(紧茶)及沱茶。

沱茶是以从前运销此茶的水道沱江而得名,沱茶之中,以云南下关所压制者最负盛名。

饼茶亦称七子饼茶,其名字的由来,大概与其包装之规格:七片茶饼包作一筒的传统有关。

饼茶于云南省几处主要的造茶区均有压造,而其中尤以南部勐海地方年产制者,口味甚佳。

普洱毛茶制成后,又因为其后期处理工序的关系而分为“生茶”和“熟茶”。

杀青后的毛茶,再经过堆闷的工序,迅速转熟成为“熟茶”。“熟茶”成工后,仍需要经过一段适当的存放时间,以待其味质稳净;

若举华南地区之气候,例如广东沿海或台湾地区,一般需时3至5年完成;这当然仍需视其中存放的地点和环境状况而议。

“生茶”是指不经过堆闷红转工序的普洱毛青,以直接陈放自然红转成熟者。“生茶”的转熟是完全依靠自然的环境条件,期间的变化当然是很缓慢,但同时是十分自然而且透澈。

一般“生茶”转熟所需的时间,起码5至8年。完全稳熟后的生茶,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,且存放时间越久,其内香及活力则越显露和稳健。

普洱生茶对茶叶贮藏有很高的要求,如若贮藏不当,则会前功尽弃,不但达不到茶叶的有利转化,反而会变的没有品饮价值就更不用说茶叶的升值了。所以要格外注重茶叶贮藏。

千年血玉

饼茶